天津地連墻施工落籠困難的原因及其處理方法以及浮籠處理方式
2022-06-17
一、落籠困難的原因及其處理方法
引起落籠困難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:
a)鋼筋籠尺寸不準,籠寬大于槽孔寬而無法安放。在設計槽段鋼筋籠外形時,鋼筋籠寬度應比槽段寬度小200~300mm,使鋼筋籠與兩端有空隙。2期槽段鋼筋籠的制作尺寸應以從現(xiàn)場實測兩個1期槽段之間的實際寬度為準。
b)鋼筋籠吊放時產(chǎn)生彎曲變形而無法入槽。由于鋼筋籠重量較大,一般要采用兩臺吊車,用橫吊梁或吊架并結合主副鉤的起吊方式來吊放鋼筋籠。
c)分段鋼筋籠因上下兩段駁接不直而無法入槽。如果鋼筋籠是分段制作的,吊放接長時,下鋼筋籠要垂直掛在導墻上,然后將上段鋼筋籠垂直吊起,把上下兩段鋼筋籠成直線焊接。
浮籠也是施工過程中經(jīng)常遇到的現(xiàn)象,結合引起浮籠的實際原因,給予不同的處理辦法。
a)鋼筋籠太輕,在澆灌混凝土時容易浮起。輕鋼筋籠可在導墻上設置錨固點焊接固定。
b)澆灌混凝土時導管埋置深度過大而使鋼筋籠上浮。灌注混凝土時,導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~4m較好,小于1m易產(chǎn)生拔漏事故,大于6m易發(fā)生導管撥不出。
c)澆灌混凝土速度過快而使鋼筋籠上浮。這種情況下要放緩混凝土澆灌速度,甚至停頓澆灌10~15min,待鋼筋籠穩(wěn)定后再繼續(xù)澆灌。
引起落籠困難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:
a)鋼筋籠尺寸不準,籠寬大于槽孔寬而無法安放。在設計槽段鋼筋籠外形時,鋼筋籠寬度應比槽段寬度小200~300mm,使鋼筋籠與兩端有空隙。2期槽段鋼筋籠的制作尺寸應以從現(xiàn)場實測兩個1期槽段之間的實際寬度為準。
b)鋼筋籠吊放時產(chǎn)生彎曲變形而無法入槽。由于鋼筋籠重量較大,一般要采用兩臺吊車,用橫吊梁或吊架并結合主副鉤的起吊方式來吊放鋼筋籠。
c)分段鋼筋籠因上下兩段駁接不直而無法入槽。如果鋼筋籠是分段制作的,吊放接長時,下鋼筋籠要垂直掛在導墻上,然后將上段鋼筋籠垂直吊起,把上下兩段鋼筋籠成直線焊接。
d)槽壁凹凸不平或彎曲而使鋼筋籠無法入槽。在造孔過程中要對每個孔位進行垂直度檢測,要求孔位在沿槽段及垂直槽段的兩個方向上偏差均滿足要求。有斜孔的要先修正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施工。
二、浮籠及其處理浮籠也是施工過程中經(jīng)常遇到的現(xiàn)象,結合引起浮籠的實際原因,給予不同的處理辦法。
a)鋼筋籠太輕,在澆灌混凝土時容易浮起。輕鋼筋籠可在導墻上設置錨固點焊接固定。
b)澆灌混凝土時導管埋置深度過大而使鋼筋籠上浮。灌注混凝土時,導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~4m較好,小于1m易產(chǎn)生拔漏事故,大于6m易發(fā)生導管撥不出。
c)澆灌混凝土速度過快而使鋼筋籠上浮。這種情況下要放緩混凝土澆灌速度,甚至停頓澆灌10~15min,待鋼筋籠穩(wěn)定后再繼續(xù)澆灌。
- 上一篇: 天津地連墻施工混凝土澆筑后存在泥夾層問題
- 下一篇: 天津成槽機施工中的鎖口管問題